糖果派对电子游戏网址

品味国学经典 传承文化之美——侯敏教授做客第八十期《博慧讲坛》

  近日,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侯敏教授,为全校600多名师生带来《国学经典与国学名人》的精彩讲座。

IMG_9214.JPG

 侯敏教授做讲座

  侯敏教授深情地阐述了国学之广、国学之美、国学精华之所在。解释了国学内涵的广义与狭义之分,广义的国学是指古代流传下来,值得借鉴、传承的内容;狭义之国学是以古代经学为核心发展起来的,涉及古代文学、古代哲学、古代历史等精神财富,也就是众所周知的“五经”,即儒家典籍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。
  侯教授首先介绍了“万圣先师”孔子和《论语》。孔子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“兴办私学”,他提出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,即双方之间行一个师生之礼,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就可以接受教育。孔子也开创了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方式,针对不同孩子不同特点,施以不同的教育,培养起了中国春秋时期,乃至战国时期的“士人阶层”,明确了士人的使命“学而优则仕”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她详细解释了“仁者爱人”“克己复礼曰仁”中的“仁”,又阐述了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孰不可忍!”的“礼”,以及“过犹不及”“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”中体现的“中庸”,这些分别是孔子儒家的核心思想和安身立命之道。同时她还介绍了孔子的“为国以礼”的政治思想,以及儒家理念中的“大同社会”。
  侯教授其次为在座师生讲述了屈原和《离骚》背后的故事。屈原出生高贵,与楚王同姓,虽然人生以一腔悲愤投江而落幕,但是屈原的爱国精神、忠君之情却被世人铭记。在阐述国学经典之时,她介绍了《楚辞》这部分作品写法特点,其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,明喻和暗喻贯穿其中,蕴含了深厚的内涵。例如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表达了“可见而不可求,可望而不可即”的深意。师生在嘉宾的引领下,又一次品读国学,如饮醇美的香茗,令人回味无穷。
  侯教授最后讲述了司马迁的身世经历、坎坷历程。他写出了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,把历史写成了高超的文学作品。她谈到《史记》最大的特点就是司马迁在写作时赋予了人物浓郁的情感色彩,用最厚重的文字秉笔直书。

IMG_9176.JPG

讲座现场

  在场师生被侯敏教授的演讲深深吸引,纷纷表示在《博慧讲坛》领略国学之美,感悟传统文化,非常受益,整个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推向高潮。

文/李莉、叶为  图/周雨松


来源: 教务处 添加时间: 2019年6月3日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